現行的業態透過疫情加速的關係,可能早以無法運用傳統長輩的思維面對未來的工作模式,很多畢業生除了嚮往網紅、Youtuber的工作型態,而微型的接案者工作模式,也是多數人趨之若鶩的模仿路徑,早年傳統印象開公司資本額可能要100~200萬,但近幾年政府鼓勵創業,即便你的資本額也只有5萬,還是可以成立公司行號(當然資本額太低,也會有其他的面向缺失,就不再此談論),去年回學校演講分享時,在場的師長與同學們也會想知道,要如何才能擺脫公司的制度,而成為一名自雇者。
今天,想要以三個面向來分享給大家。
首先、專業能力的培養
無論是養成哪一方面的專業人才,都需要大量時間的學習與歷練,舉凡:工程師、設計師或者是攝影師,無論在學校的表現多麼優異,或是在校曾獲許多校外得獎專案,出了社會仍得從頭開始磨練。
談錢很世俗,但卻是最快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,以自身而例,在行銷產業的起頭薪水都很低,起薪不到三萬的工作比比皆是,前幾年的累積的薪水,也許真的只能讓自己在大台北地區能夠過活,但仍會建議如果能力許可,志向傾向建議朝以業界指標型公司發展,會是比較好的選擇。
主因,在工作崗位上您可以服務到大型客戶專案,無論是前輩的指導或是同事們相互專案的觀摩,除可快速模仿,透過慢慢地覺察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,倘若服務的客戶等級是國際級品牌,從外語能力、溝通應對、日常庶務處理的效率,甚至問題解決的能力,每一天的工作日常都是點滴的累積。
過往曾經待過業界指標型媒體代理商-凱絡媒體,當時數位部門的大主管,由於管理能力很強,對當時才20多歲的自己,徹底真正了解所謂人外有人的意境,當時所有數位部門的提案檔案與工作執行,團隊內的同事們都能共享觀看,藉此能夠吸收別人的專業能力,更能理解自己的不足,同時每週WIP工作進度匯報,既可以讓團隊可以了解別人處理專案的進度、遇到專案卡關時的別人因應,到了現在許多卡關的突發奇想,都很感謝當時所處的工作環境養分,可以了解接案的模式可以怎麼樣突破與應用。
在接案的第三年,開始業績開始有所突破,也是持續盤點工作狀態,倘若每個專案都以個案型態,勢必得持續開發新的案源,而以自身強項與現階段人力資源,這樣工作效率非常低,過往在公司服務客戶的「年約案型」,是否可以朝向此面向發展成業務主力,同時如何現階段的微型狀態,讓潛在客戶相信、技術的後援團隊能夠到位,則是後續需要持續深化努力的方向。
其次、專案管理能力
近期很喜歡看葳老闆的辣雞湯Youtube頻道,其中有一集單元提到觀念:「當你的專業已經到極致了,就是靠態度賺錢,很多人不能理解,公司給你的薪水包含你的專業能力和態度」。
態度=信任程度
例如:專業工作者在產出內容時,是否自我審核品質穩定?工作時間排程如何兼顧上游與下游的彈性?多工處理時,孰輕孰重的判斷安排?進度繳交是否能夠如期?行政工作流程的重複性,如何讓人覺得不打擾又能達到提醒的效果?遇到事情時,是兩手一攤事不關己,還是能夠成為真正共同面對的夥伴?
甚至是在如何報價中,才能在眾多接案者之中被凸顯,也需要學會心理學,拿捏市場上的行情與判斷客戶產業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,所有工作的種種細節,都不是在學校中的理論派能夠立即學會,而是要在真正的商場上,在每一次失誤之間,開始學會拿捏力道,過與不及皆有失之。
接案真正的可怕,是不會有人再提醒你所犯的致命錯誤,而是直接透過更換合作單位,是最直接的無聲提醒。
最後、人際圈的廣度
由於人的生物天性,會不自覺無意識的模仿身旁的人,因此,更會建議打破現有的人際認知邊界,以工作上的業務需求,由於需要大量追蹤網路上名人,如果進一步的觀察,會發現竄起網紅的核心生活圈兄弟姊妹,雖然話題屬性些微不同,彼此相互影響都會經營自媒體頻道,例如:Rice & Shine、ycc_obliviate;沈慧蘭-姐姐愛開車、神老師&神媽咪。
以此類推,當你在剛出社會幾年,如果能夠進入大公司,好的工作環境相對會吸引到更多厲害的神人們,即便轉換工作無法近距離相處,但社群上的動態更新,也會讓你的生活想像持續有一些新的火花,當你面對生活的十字路口時,人際的廣度就是你對未來想像的寬度!
當然也有一些在學生時代就出類拔萃,一畢業接案就能眾多機會湧入的個案,但,每個人都期待自己能擁有爆紅的機會,但同時間湧入的能量,倘若當時的自己心智與心態還無法承受時,希望我們都能承受生命之重,而不是一輩子都活在患得患失之感到自我懷疑,上週觀看網紅叉雞分享的影片《壯男秀大肌肌意外爆紅,成人氣Youtuber後卻被流量逼瘋》,更加讓人戒慎恐懼。
如何讓自己「技術能力、溝通能力、客戶服務能力」精進,才不會因為過度競爭情況下,總有一天會被淘汰或者只能低價搶市,比較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應對方式,會建議未來倘若有個人接案的工作型態選擇,如果無法及時履行,提供自己一段時間的限制,在與時間賽跑的三、五年內,如何讓自己補足欠缺不足的條件,相信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對應方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