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aaron-burden-6jYoil2GhVk-unsplash.jpg

雖然是無心插柳走入接案一途的工作型態,起步相對的順遂,但過程中仍然每隔一段時間,就會突有莫名的危機感,時間放遠來看,短則近期五年、長則二十年,常常會思考,如果未來已經高齡50歲的我,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體力,來應付未來不可知的就業時代。

 

因此蔓蒂花了非常長的一段時間,一邊維持接案的工作,同時準備假日的108小時醫療行銷課程,等到課程結束後,仍需花大量的時間準備考試,尤其平常的工作並非醫學、藥學相關背景,準備考試科目起來相對吃力,實際準備考試認證時間反而比上課更增添一倍,在眾多阻力的情況下,仍觀察到幾個利基點,決定傾全力讓自己沒有後路的方式來完成目標。

 

一、未雨綢繆 更勝事後追悔

接案初期,合作的角色多以文案、企劃為方向,但當時評估到,現階段的市場,是一個對社群高度需求的行銷市場。

賺錢不外乎市場哪裡需要我?就有機會賺到相對容易的錢,同時,對自我分析判斷相較其他單位,過往廣告代理商、媒體代理商的工作歷程,在合作模式上加分許多,可以變成一條龍的執行方式,但,社群的變動之快,幾乎每三個月、半年,就會有產業上的明顯變動:

  • 演算法的調整,即便你的文案、創意概念,花了好久的時間產出,但因為受眾的數量越來越侷限
  • 機制上的改變,過往透過一些小巧思,即可增加互動的方式,也有可能被平台阻擋
     

當時蔓蒂思考,與其讓自己籌碼孤注一擲在相同地方,更應該在現階段平台溫水煮青蛙的衰退速度,趕緊分散風險,避免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,最終懊惱的僅會是留在原地的自己。

 

二 、自身核心能力的產業延伸

當時思考我的核心是行銷時,且接案狀態不可能所有學習每次都經歷從0到1,若以整體市場更宏觀的角度來看,有沒有哪一個產業是有機會賺到錢的?哪一個產業趨勢會是逐步往上流動的?

如果說生活中從來都不會有白走的路,即便在外包網上,當時觀察到會想要主動需要專業協助的產業,且而非一昧殺價比價的產業正是『醫藥行銷』,同時,在接案過程大量的觀看其他創業者、創業公司的成功與失敗模式,希望找出中間的共同點學其精髓,也許,成功的比例就相對會大一點。

如果對比其他大型規模的企業,當時觀察到GARMIN品牌,早期是專門做車用導航,而後出現的GOOGLE MAP以免費方式提供,GARMIN卻沒有因此節節敗退,反而因為運動的盛行,開始轉往運動領域拓展,產品的核心價值都是沒有改變,依然是晶片定位,只是客群的調整,相對,也做出延伸的健康控管APP。

 

三、商機背後的潛藏危機

過去曾看到一位行銷前輩分享做過醫療的專案,提案時想像的美好,到了真正執行時,卻由於對於產業法規的不了解,發想了可讓醫生線上免費問診創意概念,但由於在醫療法是不允許的;而前陣子鬧得最沸沸揚揚的理科太太違反藥事法規定,因為代言未經食衛署審核,沒有廣字號允許,是不許刊登合作, 這罰緩可大可小,小則20萬大則500萬。

因為蔓蒂創業剛起步,若由於對法規的事前不了解,而造成後續很大的損失,一次的重傷可能會需要負債好多年,甚至對人生的自信心可能會因此一蹶不起,對於任何無法承受的狀況,更希望可以為自己的人生把關,平常多看成功人士犯得錯,最大的好處就是當有類似的情境產生時,警覺雷達會快速的逼逼作響,創業有一塊技能其實要訓練自己的判斷力,對專案創意、執行流程、方向的判斷力,如果判斷開始執行了就不要三心二意。

記得前陣子舉辦一個微型的分享會,想要傳達給當時一同分享的朋友,犯錯其實會分成兩種類型,一種是明知故犯,另一種是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經犯錯了,如果你問我哪一種層面比較嚴重,其實,會認為兩個的等級是不相上下,因為當你是開業者、主事者,就必須為整個專案負最大的責任,與其線上爬文的資訊零散、碎片沒有系統化,更應當找一個適合學習相關領域的環境來進修,才是上上之策。

 

四、產業同溫層如何突破

近年來大家很容易使用「同溫層」一詞,主要在社群上,與你有共鳴的人,關係會越來越緊密,而與你持相反意見的人,最先由不聞不聽,最後轉變成不如不見,另外也是由於社群平台的機制,與你越頻繁互動的人事物,平台自身為了增加彼此之間的黏著度,也會增加讓你觸及的頻率。

但,這樣的狀況,如果對比到產業類別,就會發現,在這個產業圈大家每天所接收到的資訊,其實並不會差距很大,如果你相對是會自發性學習的人,資訊的流通只有早一步知道,不太可能淪為不知不覺,所造成的影響就會變成,每個人追尋的前輩、大師、文章、懶人包、社團….等,其實差不多就是那些了,當跨領域時,反而有機會找出在不同市場哪裡有商機,又或者,在不同領域中一定會有共同法則,當你在現階段卡關想不通的事情,如果在不同領域遇見,有時,反而會引發觸動的感受,終於有一種「我想通了」的領悟。

前陣子看到Netflix 影集《創意大腦:靈光乍現》其中一位受訪者納森米佛德—被比爾蓋茲曾形容在他認識的人裡面,是最聰明的一個。他所涉獵的領域非常的多元,更重要的,每一個領域都達到出類拔萃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理,就是將舊有的資訊放到新知裡面,如果腦中的資訊越多元,彼此之間的衝擊力道就會更加乘。當時看到這一段時,終於了解,以前的廣告教父曾經分享自己在做廣告之前,早期每一份工作失敗收場,但反而成為廣告創意最大的養分。

 

這一篇文章主要想要分享當時想要投入如此多時間,選擇醫學行銷領域持續進行的最初起心動念,下一篇文章,則會分享我在這個領域裡面,無論在生活層面或工作層面,反思可以如何應用的地方。

 

喜歡的話就可以幫蔓蒂按個讚,就是對創作者最大的鼓勵囉~

arrow
arrow

    後廣告人生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